設備業數位轉型大趨勢
文:黃正傑 2021-03-29
發布時間: 2021-03-29 14:00:00
隨著物聯網、感測器、4G/5G等網路技術的發展,IT、OT更容易地融合,也提供工業設備業數位轉型的機會。本文說明工業設備面臨的挑戰,並運用多個國際案例說明設備業數位轉型方向及如何思考數位轉型。
工業設備業面臨的挑戰
前陣子看到商業週刊報導,掃地機器人創始公司iRobot積極地進行數位轉型,包含讓掃地機器人可以看到3D視覺化呈現、發展訂閱服務,甚至可能可以發展抓蟑螂、抓老鼠的滅蟲機器人。那麼,工業設備呢? 在鼎新電腦與鴻海合辦系列市場活動,發現不論設備廠、零配件商都熱烈地參與智慧製造、工業互聯網的討論,工業設備業正積極地思考數位轉型議題。回頭檢視市場狀況,我們發現設備業面臨幾項問題:
《同場加映:結合Intel與鴻海5G優勢,鼎新電腦打造智慧製造、智慧機械雙引擎平台》
《同場加映:【IT+OT創新融合】告別各自為戰,數位轉型生態系應時而生(上)》
《同場加映:【IT+OT創新融合】告別各自為戰,數位轉型生態系應時而生(下)》
1. 提升產品價值:工業設備商競爭及技術成熟,使得設備差異變小。工業設備商思考如何提升產品附加服務以提高產品競爭力、增加利潤。
2. 減少營運成本:工業設備商面臨人力成本提高、老師傅逐漸退休、新進人力不易尋找的窘境,以及設備管理愈來愈繁雜,如何透過新科技以減輕人力負擔與營運成本。
3. 精細管理設備:由於市場競爭激烈、多樣化產品及成本壓力,工廠用戶希望能夠善用設備產能、提升設備利用率並減少設備維修成本、提高設備壽命。
4. 發展方案服務:工廠用戶購買多種設備協助生產、營運,每次得仰賴不同設備原廠、經銷服務商進行維護,管理複雜。工廠用戶希望能夠委由專業服務商提供一站式維護服務、設備全生命週期管理服務,減少管理上複雜性。
設備業數位轉型方向
事實上,工業4.0的源起就是德國工業設備商想要利用物聯網、網際網路來強化設備的競爭力與附加價值。經過數年的發展,愈來愈多設備業者已經進行各項數位轉型的嘗試。
1. 提升營運效率:設備商可以在研發設計、採購、生產等諸多環節利用數位科技進行轉型。例如:Bausch+Strobel是一家提供藥罐、吸管等製藥包裝產品設備商。Bausch+Strobel利用VR/AR設備協助製藥客戶共同研發、雛型測試、安裝設備或發展注入模擬系統。鼎捷數智亦協助高鐵輪軸公司,利用電腦視覺系統提升輪軸瑕疵產品檢測,減少人力負擔,提高產品品質。
圖、VR協助設備研發設計(資料來源: Bausch+Strobel)
2. 建立新顧客關係:設備商可以利用數位科技提供工廠用戶設備使用情況監視、設備預測維修、檢修維護、設備零件採購、客戶服務等。Joy Global挖掘設備商提供其工程用戶遠程監控各個挖掘設備運作情況及提供告警訊息。KUKA設備商提供my.KUKA網站,提供顧客產品資訊、產品組合配置、產品訂購以及專業技術知識庫。鼎捷數智協助電焊機設備商設備搭配工業APP,滿足其工廠用戶設備利用率情況監測、工藝配方管理。
圖、鼎捷設備雲協助監視設備運行狀況與資源調度(資料來源: 鼎新電腦)
3. 發展新商業模式:設備商可以進一步發展依使用計價、成果導向計價,乃至於將數據貨幣化等新商業模式。ABB機器人及能源設備公司提供依每小時電力進行計價。凱薩空氣壓縮機提供設備即服務方案,保證設備運行時間及免費維修服務。Rolls-Royce引擎設備公司創造飛航數據服務新營收。
設備商如何思考數位轉型
那麼,工業設備商如何思索數位轉型呢? 以下幾個方向提供參考:
1. 定義智慧設備:由於數位技術的進步,設備愈來愈智慧化。設備商可從垂直與水平方向定義如何智慧化設備。從垂直方向,設備商可以思考如何發展設備本身的運行可視化、錯誤根因分析、設備使用情境、設備操作人員、設備精密量測、設備自動化等方向思考。從水平方向,設備商可以思考如何延伸設備零件、材料、其它生產設備、產品品質聯結與感知等。
2. 善用數據能力:設備愈來愈智慧化仰賴數據不斷地累積,設備商須思考數據的擷取、儲存與分析能力。例如:數據來自於設備運轉本身的數據、工廠用戶的設備錯誤原因回饋、設備維護商的維修記錄等,需思考運用甚麼機制或系統進行擷取、留存與分析。設備業也要考量數據擁有權、隱私與安全性等議題。
3. 建構新業務流程:利用新科技得以讓設備業建構新業務流程,如:設備使用時的監控業務、自動零配件補貨、預測維修服務等。設備業也可以跳脫傳統思維,發展新服務,如:Nokia發展Factory in a box方案,讓設備可以容易地移動、安裝與訂購;另一家工具廠商提供其船舶用戶在船上利用3D列印直接印出零配件,節省替換零配件時間與運輸成本。設備業者要思考重劃業務及供應商、工廠用戶、設備維護服務商、其它周邊服務商的新業務合作。
4. 發展新生態體系:智慧設備的生態系將不僅僅是設備與零配件,亦包含軟體、數據擁有者、雲平台商、感測器商、服務商等。設備業者需要發展或聯結哪一種生態系系統、並扮演何種角色? 如:產品創新者? 解決方案提供者? 價值鏈整合者? 或者是價值鏈協同者?
小結
智慧設備或設備業轉型並不容易,牽涉到策略、業務、技術、商務等多種挑戰。然而,在工業互聯網、工業4.0、人工智慧的趨勢下,設備業轉型將充滿機會。工業設備業者可先從本身的利基出發,與製造業客戶、軟體合作夥伴、網路設備合作夥伴共同朝數位轉型之路邁進!!
黃正傑
你喜歡挑戰不斷隆起的技術高原、探索無限寬廣的創新領域嗎? 那麼我們是同路人。黃正傑,台大資管博士,協助鼎新進行前瞻技術研究與應用發展。歷經IT架構技術顧問、供應鏈管理顧問、軟體產業分析師等多項職務,並兼任文化大學助理教授。讓我們一起從創新與變革角度,探索新興技術!
更多案例